充分發揮金融對糧食安全的支持作用 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在糧食安全問題上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不斷提高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推動我國糧食總產量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進一步筑牢了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在田野中“打撈”歷史瑰寶(中國道路中國夢·每一個人都是主角) 民間文獻是反映日常生活的史料,對于正史記載而言或許是“配角”,卻是我從事田野調查中不可割舍的“主角”。 民間文獻隱身于角落,將家庭故事、時代印記傾訴于無聲。長蘆鹽場舊址,一本泛黃的家譜從墻角翻出,其上依稀寫著“利民場灶戶張氏”,表明這家曾以煮鹽為業。
今天干好 明天“好干”(現場評論)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心有所向、行有所至,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形成合力,巨大紅利涌流在廣袤土地,長出來的一定是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甜果子” 讓農業發展有了更多新業態、農村涌現更多“新農人”,大家齊聲唱響鄉村全面振興的“自信歌” 眼下,農忙好光景,春耕正當時。和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的小舅,忙著下種。
醫者秉仁心,醫改暖民心(暖聞熱評) 【關鍵詞】回鄉義診 【事件】“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讓上海的專家看??!”山東日照莒縣嶠山鎮老古阿村村民王大爺發出感慨。原來,今年春節期間,莒縣人民醫院組織在外工作的莒縣籍專家教授回鄉義診,王大爺的心臟病得到了上海市東方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張建強的診療。此次義診的診療范圍涵蓋心內科、外科、眼科等,接診人數有600余人。
巧用“邊角料”,營建“新空間”(縱橫) 地鐵站里打羽毛球、屋頂上踢足球、高架橋下逛兒童公園……近來,廣東廣州、深圳等城市的空間改造創意不斷,讓人耳目一新。 空間資源的高效利用,一直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命題。特別是一些“寸土寸金”的地方,土地開發接近飽和,很難尋求增量。
看好中國,信心從何而來(今日談)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落下帷幕,本次論壇吸引了21個國家的86名跨國企業正式代表參加,首次參會的跨國企業數量創新高,體現了跨國企業“看好中國”的信心。 信心從何而來? 從DeepSeek等創新成果脫穎而出,到以“杭州六小龍”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加速成長,今天的中國正成為創新策源地。國際投行相繼上調中國資產評級,許多跨國企業在華投資從“謀生產”轉為“謀研發”,見證中國創新能力。
厚植教育強國建設的民生根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泵裆U狭ψ鳛榻逃龔妵摹傲筇刭|”之一,體現了教育的人民屬性,彰顯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重要理念。推進教育強國建設,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深刻理解和科學把握增強民生保障力的豐富內涵與實踐要求,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解決好人民群眾關于教育的急難愁盼問題,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